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5422/58598 (78%)
造訪人次 : 2521112      線上人數 : 19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libir.tmu.edu.tw/handle/987654321/43768


    題名: 人社院成立揭牌典禮
    作者: 秘書室
    日期: 2011-05-13
    上傳時間: 2011-06-29 10:50:09 (UTC+8)
    摘要: 人社院成立揭牌典禮
    北醫焦點 張貼人:秘書室-old ╱ 公告日期:2011-05-13
    當我們面對災難時
    【許倬雲】 2011/05/11
    台北醫學大學今春成立人文社會學院,邀請歷史學家許倬雲擔任講座教授。本文為許倬雲院士今年4月22日為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成立揭牌典禮時的演講辭,期勉「將來,人文社會學科能有機會融合於北醫大的傳統,將人文社會的知識,帶入醫學專業訓練,使得將來的醫學人員,具備充分的人文和社會知識的修養」。(編者)
    日本震災與利比亞內部衝突
    我這個題目〈當我們面對災難時〉,當然是有感於今日的大事,日本震災和利比亞內部衝突的消息。我想藉此提出我個人的感想,日本震災等於一個人受了外傷,可是外傷激發了併發症,而那併發症是本來長期隱藏在體質之內,遭遇了外傷才顯露其深刻的影響。這個例子,假如放在個人身上,我們會立刻發現,傷者原來的體質,和承受的外傷之間,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日本假如不是長期的過度發展,尤其過度地開展它的經濟,日本並不需要這麼多的核能廠,來支撐一個如此龐大的經濟體,而這一經濟體對於日本的一般老百姓,其實是一個負擔,並沒有對他們的生活有相應的改善。如果日本是一個病患者,醫生碰到這位病人,包紮和治療他的傷口並不麻煩,可是處理他的併發症,卻是極為棘手的事。
    利比亞的例子:格達費是一個專制者,他的專制政體是藉著民族主義的口號,在利比亞專政將近五十年,他和他的家族,以及他的集團成員,五十年統治壟斷了權力,也積累了財富。今天,利比亞的人民站起來反抗,然而這個專制集團鎮壓人民的能力,足夠於將一批漫無組織的反抗者,大量地屠殺。國際力量,現在使用空襲的方式,企圖壓制格達費的暴行。如果拿利比亞當一個病患者,格達費的專制,很像病患者體內的癌症,一部分細胞已經吸去了體內的營養,外力的干涉,正如對癌症的治療,可能用化療或放射,清除癌細胞;可是,癌症寄體的病患者,卻成為一片瓦礫,處處災難。癌細胞清除了,病人也死了。醫生碰到
    這樣的病人,究竟治療還是不治療?究竟用什麼方式治療?都值得醫者和病患本人,仔細地考慮。
    我舉這兩個集體的傷害作為例子,只是表明,人類社會和人類個體成員,其實有許多類似之處。一般的醫學教育和醫療訓練,都是一對一的醫者與傷患的關係,很少將這種個別的關係,推演成為集體的現象。當然,近代醫學的研究,有借重統計學發展的大型計畫。邱文達先生(按:北醫大前任校長,現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數十年來追蹤機車騎士使用帽盔或不使用之間,有多大的差別?許多公共衛生的研究計畫,也都借用統計學將個案推廣成為一個集體現象。我們不能說,醫療科學不注意共通的大現象。
    社會結構,一天比一天個人化
    目前想要提出的觀點是,除了這種專題的統計考察以外,類比的思考也有助於我們了解對病患個人,或者這一種病患,具有什麼樣的意義?例如,今天是老化的社會,也是少子化的社會。這是一個有機體內新陳代謝失調的問題:人口的結構正在急遽地改變,不久的將來,原來的金字塔,會倒立成為上大、下小的形態。從個人的角度,長壽是好事;但是,從社會整體言,這一變化卻意味著活力不足。也就是說,不多的少年,卻要負擔很多老人的生活。另一方面,許多老年人,在今天的社會結構下幾乎無家可歸,他們不能在青年的辛苦生活中,再加上一個撫養老親的責任,不僅是經濟上的負擔,也包括心靈上的撫慰。今天社會上,已有許多安養老人的機構,有些在物質條件上優越、舒服,無可批評;但是,老人們本身在安養院中的寂寞和沮喪,卻是嚴重的問題。這是社
    會現象,不是個人現象。在這種意義下,我們有沒有權力,決定怎麼樣調整人口的結構?誰有權力讓老年的壽命延長或縮短?誰有權力讓青年夫婦生育多少孩子?又有誰替他們解決生育的負擔?這些問題,都不是醫學本身可以解決的,甚至也不是人文社會學科可以解決的。如果醫學和人文學科結合,也許我們可以找到比較可行的方案。
    今天社會結構,一天比一天個人化,過去家庭、族群和信仰團體能提供的種種支撐和撫慰,今天都已經不存在;不僅老人,可說任何人都是孤立的,都是群眾中的寂寞者。這是社會問題,而引發的不僅是犯罪率提升,也引發心理上的疾病,後者往往成為公共衛生的問題,例如個人的心理不正常。一般的醫學單位,會拿這種問題當作生理問題處理,使用化學藥品或其他的方式作為矯正。在矯正過程中,醫者往往會假定有一種所謂「正常形態」存在,假如從社會學科的立場來看,或者從比較文化的立場來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真正所謂「正常形態」的行為?仍是我們必須要推敲的課題。從這一個層面看,如果醫學界和人文社會學界有一定的合作,也許我們也可以找到一些更接近事實的處理方法。
    專家還是必須活在人群之中
    今天的學術界,普遍呈現的現象是專業化;專業化的後果,則是知識面的狹窄和知識層次淺薄。一個專業的專家,在專業的範圍內,是極有能力的人,但一跨出專業界,這位專家就可能並不比一般大學生的程度高明。專家還是必須活在人群之中,專家也必須是社會的一部分,專家不能離群獨居。人文社會學科討論的是人的問題和社會問題,對任何專門學科的專家來說,這些人文學科的課題,正是與人生、生活和社會有密切關係的探討。一個專業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從文學、音樂、藝術理解到人的情感和人的價值觀念,也從社會科學理解到,社會的結構、政治的局限性和經濟對人的干擾。這一位專業工作人員,會對自己周遭發生的情形,有更清楚的理性判斷能力。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是一個全科技的著名學府,但該校的哲學系、文學系和文化研究學科,都具有強大的教學隊伍,也有卓越的研究成果。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確實有機會從該校的人文社會學門,獲得許多專業以外的知識,使得他們在專業工作之外,能接觸到人性的理和
    情。他們因此有機會可以超越專業的限制範圍,使自己發展成為更完整的人。當然,有多少麻省理工大學的學生善於利用這些機會?這也是因人而異。只是有了這些學科的存在,一個好的學生,就有利用的機會,不至於到離校以後,還是找不到了解「人」的鑰匙。
    我是在人文和社會學科長大的人,同時從生下來就是一個病患者,我對醫藥有充分的尊敬,也承蒙許多醫藥對我的幫助,使我居然活到八十歲。以上的建言,正是因為我對醫藥有充分的信任和尊敬,才拿自己在人文社會學科得到的訓練,向北醫大的同仁們提出一些淺薄的建議;我盼望,醫界的教學,從北醫大開始,開展一些新的領域。人文社會科學與醫療科學的合作,將不僅是對醫療學科的未來有一新的方向,而且,也使其他專門學科,例如電子、工商管理等等,都可以有同樣的考慮,將專業化的學科,融入人文社會的關懷之中。
    【2011/05/11 聯合報】@ http://udn.com/
    最後修改時間:2011-05-13 PM 6:32
    顯示於類別:[新聞典藏] 焦點新聞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人社院成立揭牌典禮.pdf153KbAdobe PDF87檢視/開啟


    在TM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Notice
    • 本平台之數位內容為臺北醫學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包含體系內各式學術著作及學術產出。秉持開放取用的精神,提供使用者進行資料檢索、下載與取用,惟仍請適度、合理地於合法範圍內使用本平台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n this platform is part of the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featuring various academic works and outputs from the institution. It offer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se the content appropriately and within legal boundaries to respect copyright owners' right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prior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 瀏覽或使用本平台,視同使用者已完全接受並瞭解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定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TMUIR。

      By utilising the platform, users are deemed to have fully accepted and understood all the regulations set out in the statement, relevant law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international internet regulations, and usage conventions. Furthermore, users must not use TMUIR for any illegal purposes.

    • 本平台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若發現本平台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煩請權利人通知本平台維護人員([email protected]),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TMUIR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email protected]).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Back to Top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