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5422/58598 (78%)
造訪人次 : 2521091      線上人數 : 18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libir.tmu.edu.tw/handle/987654321/39511


    題名: 醫-楊茂銀校友獲醫奉獎
    作者: 秘書室
    日期: 2010-09-24
    上傳時間: 2010-12-24 13:33:12 (UTC+8)
    摘要: 醫-楊茂銀校友獲醫奉獎
    北醫焦點
    張貼人:秘書室╱ 公告日期:2010-09-24
    恭賀本校醫學系第16屆楊茂銀校友榮獲中華民國第二十屆個人醫療奉獻獎: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專訪
    「我從小體弱多病,能有今天是很多人幫忙與恩惠,所以每天都以感恩的心在做醫療服務。」長期在南投縣信義鄉等偏鄉服務的醫師楊茂銀,獲知得到醫療奉獻獎,謙虛地說。
    楊診所就在新中橫
    楊茂銀開設的「楊診所」,位在南投縣信義鄉羅娜村新中橫公路旁,開業時,登門道賀的好友都嚇了一跳,「怎不去市區開業?」楊茂銀說,「信義鄉很多人需要我,放不下純樸又貧窮的原住民朋友。」
    60歲的楊茂銀說:「原住民身體很健康,我自幼虛弱。」國小畢業時,連國語都不會說,初中考上花蓮教會學校,恩師劉萬傑見他數學不錯,就送他去教會補習,還教他國語。民國65年省衛生處辦原住民養成醫師考試,提供全額獎助學金,劉老師鼓勵他報考,他以第二名考進台北醫學大學。
    恩師領路學成就醫
    進入北醫,楊茂銀跟隨鍾文政教授到原鄉山區,做絛蟲與喝生水調查,仁愛鄉慈
    楊茂銀(左)關心重病無法出門病患,提供居家護理與出診服務,贏得鄉民敬重。記者黃宏璣/攝影
    峰數百名原住民因嗜吃生豬肉,逾半村民感染絛蟲,有人體內有28條絛蟲,總長105公尺,破了記錄。他還完成一條長達6公尺絛蟲標本作教材。楊茂銀說,至今對鍾文政感念不已。
    民國73年,楊茂銀奉派到阿里山鄉服務,爸爸楊茂常要他「做什麼像什麼,要無愧於心。」提醒他看診親切和藹,成為他從醫最高守則。
    他回憶:「當年阿里山交通不便,從來吉到豐山65公里,小兒子才剛出生,我就上山出診了。」有人勸他慢些去,他說「村民知道我的出診時間,我不能讓村民空等。」楊茂銀曾在出診途中,騎機車摔倒,人被機車壓住,有次機車熄火,徒步推車20公里。
    巡迴醫療照護鄉民
    民國75年,楊茂銀調泰武鄉衛生所,負責6個村的巡迴醫療,很多村民生病就等衛生所醫師,他堅持建立巡迴醫療制度,落實照顧鄉民。
    民國78年,調南投縣信義鄉衛生所,開始他另一段行醫人生;85年賀伯颱風重創信義時,他已退下來在同富開業,當時颱風夾帶暴雨,土石流衝進診所一樓,凌晨時分村民叫「楊醫師快跑。」
    他說:「我怎麼跑呀,還有很多村民受災生病,住4樓還好,就一直住在災區醫治傷病災民。」當時他太太揹著小孩,從水里走到診所,見到他已是黃昏。
    與天災為伍不願走
    偏鄉服務總得與天災為伍;桃芝風災來襲那夜,他漏夜趕回診所,有20多名村民被沖走。「當時,很多村民只要發生天災就有人受困沒飯吃,餓肚子到診所,讓人看了不捨,就請太太煮麵讓災民充飢。」
    在山區出診辛苦,何以不想搬家?他說:「來自於原鄉民眾熱情與大自然美麗是最大驅力。」山上空氣清新,另一方面,他感謝養成醫師計畫,使他擁有現在,
    身為原住民的他更希望藉自己力量,改善當地醫療並幫助同胞。
    走一趟楊診所,前來看病的,有人騎車,多數人依賴公車,楊茂銀貼心的在門口張貼班車表,每天來看病的民眾,半數的人付不出30元掛號費。
    楊茂銀說:「30元不收沒什麼,國稅局卻追很緊,有次說我掛號費申報不到一半,還約談我。」
    楊茂銀住南投縣埔里鎮,在信義鄉行醫20多年,經常下鄉巡迴醫療;他說,很多高血壓、糖尿病與腎臟病患者乏人照顧又缺乏衛教常識很可憐。他只要病人少,就暫停營業,開車上山探望病情較重無法出門病人,看到病人好轉,心情就好起來。
    關懷同胞亦親亦友
    長期關心原住民健康,楊茂銀與鄉民建立起亦親亦友的關係;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30多歲病患得了高血壓,看病時楊茂銀問起他父母,得知他還有年邁雙親,於是和他一同回家,發現年輕人靠雙親退休金度日,天天喝酒賭博到深夜才回家,搞壞身體。
    楊茂銀問年輕人:「你要把父母退休金花光嗎?」每次年輕人回診,他總和對方談心,少喝點酒,工作有著落了嗎?幾個月後,年輕人老母親打電話給他:「我兒子找到工作,每天早出晚歸,也戒掉菸酒」。
    楊茂銀小檔案
    1951年生於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是發祥村瑞岩部落「土產」的第一位醫師。
    1976年考取台灣省政府與台北醫學院合作的「養成醫師」培訓,1984年派任阿里山鄉香琳衛生室擔任主治醫師,開始他的偏鄉從醫生涯。
    1995年離開公職,於南投縣信義鄉與其他醫師合開「宏吉診所」。2000年至今,在信義鄉羅娜開設「楊診所」,以親切問診、出診聞名,2001年獲促進原住民社會發展有功人士獎章。
    【2010/09/20 聯合報】@ http://udn.com/
    顯示於類別:[新聞典藏] 焦點新聞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醫.pdf145KbAdobe PDF79檢視/開啟


    在TM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Notice
    • 本平台之數位內容為臺北醫學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包含體系內各式學術著作及學術產出。秉持開放取用的精神,提供使用者進行資料檢索、下載與取用,惟仍請適度、合理地於合法範圍內使用本平台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n this platform is part of the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featuring various academic works and outputs from the institution. It offer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se the content appropriately and within legal boundaries to respect copyright owners' right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prior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 瀏覽或使用本平台,視同使用者已完全接受並瞭解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定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TMUIR。

      By utilising the platform, users are deemed to have fully accepted and understood all the regulations set out in the statement, relevant law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l international internet regulations, and usage conventions. Furthermore, users must not use TMUIR for any illegal purposes.

    • 本平台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若發現本平台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煩請權利人通知本平台維護人員([email protected]),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TMUIR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email protected]).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Back to Top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